石门一路251号曹宅的壁炉、张园建筑的木雕、明德里弄堂口的山墙门头石……一件件新的展品入驻了位于石门二路街道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。5月18日正值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,上午,该馆开展升级启用暨石库门海派文化主题展开幕仪式举行,为广大市民呈现“社区美育大课堂”的文化新体验。
(资料图)
静安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莫亮金(右三)、静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区文旅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陈宏(左三)为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升级揭牌
街道支持 将弄堂博物馆打造成“社会大美育”课堂
2018年,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落户于具有百年历史的西王小区,成为上海首家弄堂博物馆。在这个具有清水红砖墙、红瓦坡屋顶,顶层为三角形双山墙的建筑里,其所打造的公共文化空间,广受市民和游客欢迎,并荣获了上海市首批“家门口的好去处”称号。今年,该博物馆进一步升级改造。
石门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、人大工委主任王颉鸣表示,今年的修缮升级,嵌入了百年上海的城市印迹和海派生活场景,并通过构建一步一场景的画面,从空间上打破布局的局限性,展现沉浸式的人文体验,进一步打造更具地域文化、美育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。并积极打造提升“社会大美育”课堂和项目,为市民提供高质量公共文化艺术供给。
展馆升级 弄堂博物馆的展品述说着历史和故事
“本次展馆升级,从展品的质和量上做了进一步的提升。一共展示了壁炉、山墙门头石、木雕、画、家具等56件文物,”据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馆长潘宗成介绍道,“他们都是有故事的”。
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馆长潘宗成向嘉宾介绍中西合璧的壁炉
走进展馆,右侧的壁炉稍许有些不一样。据潘宗成介绍,这是来自于石门一路251号曹宅的壁炉。它的特别之处就是一种中西合璧文化的典型的代表,既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复杂工艺,也有海派文化的简洁线条,与欧洲的壁炉不同。
明德里的山墙门头石
再往前,是几块“明德里”的山墙门头石。潘宗成向记者介绍,“这里曾是停云书画社的创立地点。该书画社是民国上海主要的艺术团体,1923年仲夏任伯年与任堇叔、洪庶安等创立于上海麦底安路(今山东南路)明德里,吴昌硕、刘文玠、等都是社员,书画社经常举行雅集和赈灾活动。”
银器
除此之外,展馆内还有各种老式家具,具有历史年代的门墙、门板、天窗玻璃等。值得一提的是玻璃柜内展出的具有百年历史的银器,展示了百年前的交通工具,有黄包车、黄鱼车、自行车、摩托车、老爷车、帆船、飞机等,每一个物件都惟妙惟肖地同比例还原了当时的车型样貌。
张园建筑的木雕
前来展馆参观的小区居民董桂芬在观展后表示,在自家门口有这样一个博物馆,感到非常温馨。虽然展馆不大,但这些具有历史年代的展品,让我们勾起了那个年代的回忆。
在此服务多年的志愿者黄思齐对记者说:“平时,这里也会有很多的参观者。小区居民,或者居民家里家里有亲戚来,也会带来参观。有些参观者还会带第三代前来,让他们了解上海的弄堂文化,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吧。”
据悉,未来,博物馆将通过美育课堂、主题展览、非遗体验等活动来传承弘扬“最鲜亮”的红色基因、“最海派”的城市文脉、“最江南”的文化肌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