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季节,莺飞草长。
(资料图片)
我们怀着期待来到武汉,奔赴一场“开脑洞、练手劲”的约会——参加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实用技能训练营。
这个营已办七期,我们是第八期。
这个营历时六天,我却一走进就愣住了——实训营第一步,是参观湖北日报社史馆和融媒体中心。
我在社史馆看到了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几十年间的峥嵘韶华。知道了湖北日报创刊于1949年7月1日,新中国还没成立,老一代报人还穿梭于炮火和硝烟。难以想象当年的报道是怎么写出来的、报纸是怎么通过铅字块一个个码出来、用今天看来简陋而笨拙的油印机一张张印出来。年代久远,又隔着玻璃橱窗,我没闻到传说中的油墨芬芳,只能就着被岁月斑驳的沧桑,品读着慈祥。
湖北日报跟我的祖辈同岁,“土地革命”“人民公社”对我们这代人是个遥远的概念。报史馆有个“查询生日报”项目,我查到了跟祖父、父亲生日同一天的湖北日报,看着上面刊登的新闻,我突然意识到历史并不遥远,它被清清楚楚记录在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上,依然活色生香。这就是传媒的魅力,传播着新闻,也延伸着情感,历史可以眨眼即逝,但岁月在我们心间无限绵长。
出了社史馆,我们参观了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,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熟悉的景象。湖北日报的融媒报道、各种大小公号都做得别开生面,正是我们来此学习的地方。
一天天的课程轮番上场,《5G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记者》讲述传统媒体如何从“一维”到“多维”融合破局,《全媒体时代文字表达创意技略》讲述如何对日常新闻注入文化含量,《融媒体爆款是如何“爆”起来的》帮我们抽丝剥茧找出新闻素材里的“爆点”矿藏,《如何快速剪出一条爆款短视频》教我们提升视频“高级感”、如何把小视频做出大流量……
“四力”这个词被反复提及,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,我知道了一篇好新闻是如何彰显“高精尖”,看到了一个个平凡的“小人物”朴素的情感是怎样才能熠熠闪光。
但我仍忘不了社史馆,它就在教室隔壁,每天进出我都看看它,它珍藏的报纸凝聚的岁月已经远去,但前辈们的热爱、执着、求真求实的钻研精神,仍在我心中奔涌、汩汩流淌。
(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实训营第八期学员 孙晨 柯莹)